close
12274411_1234722406544067_1981507417784440764_n.jpg 

最近常跟朋友們討論,在關係中,如果我們判斷,對方應該對某件他自己的不當行為,所造成的關係裂痕負責的時候,
常見的處理方式。朋友們最常說到的,就是不去處理,或者處理之後沒效,就讓自己不去想它。



這其實也無可厚非,尤其是很多關係中的差異,涉及從小養成的個性。用五年、十年的時間來看,個性還是或多或少可以調整。然而,通常我們的負面情緒累積的速度更快,對方個性還沒得及改變,負面情緒所累積的量,便非常有可能導致關係無法繼續。





所以,我們只好不去處理,或者不去想它。有時候,陷在情緒裡面的時候,不斷怪罪對方的時候,我們會忘了我們的心態還是可以調整。
先理解,然後諒解,是我常談到的基本動作。



很多時候,我們對對方的情緒與行為,沒辦法用我們的邏輯思考,就會產生一些困惑,進而產生一些負面的解釋。
然後,我們便可能因為我們的負面解釋,困擾了我們自己,即使這樣的解釋方式,可能跟對方的原意,天差地遠。



這時候,理解就很重要。理解有助於減少我們的困惑,讓我們的解釋更為合理。像是有時候,
我會分享一些心理學教科書上,會講到的一些心理現象與成因,然後我再試著套到案例上做說明。
這個過程,可以讓某些朋友感覺被理解,或理解了關係中的對方,進而產生一些心安的感覺。



有些朋友是開始自學心理學,也會有些收穫。有時候,是藉著某些文字或影像作品,能多一點理解自己、理解對方。
有些朋友,則藉著跟人討論,從不同觀點去想同一件事情,也會產生不同角度的理解。



當我們理解多了,我們便能越過我們所看到的情緒與行為,去探討對方背後的動機。很多時候,確實家人之間的互動並非惡意,可是詞不達意,或者個人主觀解釋的不同,讓我們在誤會中厭煩、生氣、難過…。



像是最近跟一位朋友談到他爸爸,我們猜,爸爸的情緒,恐怕是因為他常把朋友的行為,跟作為一個爸爸的自尊綁在一起思考。也許,多花一點時間說明行為的背後動機,是一個讓爸爸的情緒稍能緩解的方式。



然後,是諒解。
我在教孩子們人際互動的時候,常會提到,我們通常是跟對方的優點互動,雙方關係比較和諧。知道對方的缺點,有時避開、有時彌補、有時包容,找到我們能互動的範圍,能承受的互動方式,還是可以跟一個人保持關係。一個人有缺點,就不跟他交朋友,那通常我們就交不到朋友了。





我們不能只用一個人的缺點,全盤否定對方,即使對方這些缺點,引發了我們的情緒。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,缺點容易被放大,大到我們認為對方一無是處,罪惡滔天。冷靜一點來看,拉長時間來看,那可能也只是我們當時無法承受,還不知道怎麼應對而已。





缺點不等同於一個人,不適當的行為也不等同於一個人,對方的自我表達也不見得一定是挑戰我們的自尊。諒解能在看清對方之後出現,諒解也最能幫助對方看到他所犯的過錯,卸下讓彼此遍體鱗傷的防衛。諒解也最有機會讓雙方重新出發,再找到適合彼此相處的方式。



關係要長遠,諒解這種能力,不培養起來,會有點困難。當然,我們也可以選擇諒解之後,求得了自己心靈上的平靜,但是不和解,讓關係盡可能圓滿收場,因為我們不見得非得限制自己在這段關係裡面。



只是,有能力諒解,我們便會多一點選擇。研究也顯示,一對夫妻的關係滿意度,跟諒解有關,越能諒解,包容彼此的不完美,願意用有效的方式增進彼此的關係,滿意度通常越高。



諒解可以學習,先從理解開始。祝福您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