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文/方志源 攝影/記者陳奕全

小雨的媽媽前來諮詢,她說:「孩子會咬手指甲,怎麼辦?只有我的孩子會這樣子嗎?這種情況會不會隨著漸漸長大而自然消失呢?他為什麼都講不聽呢?」小雨媽媽的問題應該是很多家長的疑惑吧?

首先我們要知道幾件事情:

第一、大多數的小朋友偶爾都會咬指甲的。

第二、咬指甲的情形似乎是不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而消失。

第三、一般來說,女生比男生嚴重。

第四、有此問題的小朋友在社交場合容易焦慮不安。最後,有這樣問題的小朋友在一個人的時候,是「享受」這種行為的,因此改變動機通常較低,所以他可能知道這樣子的行為不好,但是改變動機卻不大,通常也就不容易改變這樣子的行為了。

為什麼咬 找出原因

為什麼小朋友會出現咬指甲的行為呢?

其實有咬指甲這樣不良習慣的原因不外乎是:

1.為了紓解緊張、不安和焦慮的情緒,這樣的小朋友其實容易焦慮、緊張和不安,所以以此方式來紓解。
2.滿足攻擊的動機,小朋友也有可能因為生氣,但不敢或無法表現,因此轉而對自己下「手」。
3.模仿而來,也有可能看到別人這樣子做而學習此行為。
4.有些小朋友是因為不喜歡看見指甲超出手指的稜角,強迫的想要把它處理好,手邊又不可能時常有工具可以使用,因此就動「口」了……等等以上的原因,無論是什麼原因,一旦形成習慣後,即便是原本的原因消失了,此行為還是會被保留下來。

要如何預防以及修正此一不良的習慣呢?首先預防的做法可能需要家長辛苦一些,常常注意孩子的指甲,隨時幫孩子修剪指甲,並且找一些可以增加孩子手部活動的機會。

其次要注意的是,不要用嘮叨、恥笑或責罵等負向的方式,要孩子改正此不良習慣,這樣反而容易因為壓力及情緒反應而讓此行為惡化。我們應該要做的是,想辦法讓小孩明白咬指甲的壞處,例如:這樣子不好看、別人會笑、別人會以為我很怪……等等,帶著孩子一起找出其不良的影響,藉此來提高孩子改變的動機。

有賞有罰 尋求專業也ok

實際上可以怎麼做呢,以下提供幾個方法:

一、做紀錄:8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可以訓練他自己做紀錄了(根據報告,光做紀錄就可以減少咬指甲的次數了),要記錄的包括一天咬了幾次、在什麼情況下最常咬指甲,可以設計好表格請孩子執行,並且每天檢查。如果是8歲以下的孩子可能就需要父母親來做記錄了。

二、給予獎賞:獎賞方式首先要設立改善的目標,例如一天咬指甲不超過N次,這個部分可以設計成計點制度,就好像是超商收集點數一樣,並且要注意循序漸進,不要一下子把目標訂得太高,以免造成孩子額外的壓力,讓成效變差或甚至造成反效果。接下來要注意的是,時時記得適時且即時的給予孩子口頭上稱讚,以增強正向的(不咬指甲)行為。

三、施予處罰:處罰的方式可以參考以下兩種,第一種可以訓練其採用自我處罰的方式,找出一些可以提醒又可以讓孩子自己執行的方式,例如在手腕套一條橡皮筋,當出現咬指甲行為前或行為剛結束時彈一下自己,這樣的好處是家長不用時時刻刻注意孩子,也可以讓孩子承擔一些責任,也不至於懲罰過度了。第二種,剝奪掉孩子原有的正向獎賞,例如看電視的時間變少或扣零用錢等,重點是這些事情是孩子所在意的。

四、洞察訓練:例如讓孩子在鏡子前觀察,當他舉起手,低下頭,嘴巴張開,手靠近嘴巴等樣子是怎樣的,藉此增加孩子的自我覺察。

五、增加孩子手部及口部的競爭性反應,包括:

1.教導手部動作,當他察覺到有此衝動時手部可以做的事情,例如緊握拳頭、手指輕敲桌面等可以增加手部活動的事情,這樣自然能降低咬指甲的機會。

2.教導口部的動作,當他察覺到有此衝動時,嘴巴可以做的其他事情,例如張口呈現「啊」的動作或者抿嘴(緊閉)的動作;也有人在某些最容易咬指甲的特定時間做特定的手部或嘴部活動,例如看電視時嚼口香糖等方式。

六、另外我們也可以教孩子學習正確保養指甲的方法,例如:

1.如何正確修剪指甲,在使用指甲剪時,沿著指甲邊緣剪齊,不要太深入甲縫。

2.可使用銼刀取代指甲剪,磨短指甲。

3.就如同刷牙一樣,讓孩子擁有自己個人專用的指甲刀(剪)。

4.盡量保持指甲清潔,減少感染機會。

當然有時候還是無法處理好此不良行為,這通常牽涉到主要照顧者以及孩子的個性、情緒或壓力等問題,這些問題會干擾我們處理孩子此不良習慣的成效,這個時候我們就得考慮尋求幫助了,通常醫院或社區的臨床心理師可以提供這些幫助,包括協助處理家長及孩子的情緒問題以及教導一些放鬆技巧等等,最後要記得這樣的問題通常不會自然消失,所以盡快處理是最好的。(作者為臨床心理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